天一大联考
2025—2026学年(上)高三第一次四省联考
语 文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桥有几种跨法。最普通的是像条板凳,在两个桥墩上,横跨着桥身,叫作“梁”,因而这种桥叫作“梁桥”。它的特点是:梁是笔直的而且是平放在桥墩上面的。梁上有重量时,它就向下弯曲,它的内部就处处受力。如把梁切断来看,断面的上部受“压力”,下部受“拉力”,因此用来做梁的材料,必须同时有“抗压”和“抗拉”的强度。但是,任何材料的这两种强度都是不一样的,如用石块做梁,跨度过大,则抗拉强度不足,可使下面断裂,但其抗压强度还未充分发挥;用钢料做梁,抗拉又大于抗压。可见,任何材料做成梁式的桥,都是不经济的,这就使梁桥的跨度,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扩大跨度,可以变更梁在桥墩上的安置形式,来增加梁的强度。一种形式是把梁放在三个或更多的桥墩上,使它从一个桥墩,连续到几个桥墩,因而每一孔梁上的重量就可由其他各孔的连续梁来共同担负,这就可尽量平衡梁内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差距。这种桥名为“连续梁”,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武汉长江大桥的钢梁就是这种形式。
但是,更彻底的扩大跨度的方法,是把造桥材料做成一种型材,使它强度得到充分发挥而毫无浪费。比如把石料做成一种像瓦片的形式,在那里面,处处都是压力而无拉力,而把钢料做成一种像晒衣绳的形式,在那里面,处处都是拉力而无压力。瓦片式的桥叫作“拱桥”,晒衣绳式的桥叫作“悬桥”。
拱桥的“拱”就是弯曲的梁,因为这一弯,就把梁内的拉力全部改变为压力了。同是石料,做成拱桥,它的跨度就比梁桥大得多,而且可用石块拼砌,不像梁桥要受块石长度的限制。云南省建成的开远长虹石拱桥,跨度长达114 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钢筋混凝土的拱桥,跨度已达264米(瑞典),而钢料做成的拱桥,跨度更达到503米(澳大利亚悉尼港)。
悬桥是吊起来的梁桥。在那里,许多小跨度的梁,不是个个放在桥墩上,而是一齐吊挂在几根很长的钢丝绳绞成的钢缆上,使这许多小跨度连接成为一个大跨度。钢缆挂在两旁桥墩上的桥塔上,钢缆的两头锚碇在两岸。这样,全桥重量,最后都传到钢缆,而使它下坠,弯成曲线。钢缆在下弯时,内部全受拉力,而钢丝绳的抗拉强度却正是一切材料中的最高的。因此,悬桥的跨度不但比梁桥大,而且可以大大超过拱桥,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桥。现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就是悬桥,跨度已达1299米(美国纽约)。
可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形式层出不穷,桥的跨度是可以越来越大的。将来的桥,连山越海,一定能把任何“天堑”变通途!
(摘编自茅以昇《桥梁史话》)
【注】此文最初发表于1962年7月27 日《武汉晚报》。
材料二:
先民创造独木桥时,桥梁的历史便开始了。两墩架一梁,成了人类桥梁史上最简洁、最经典的造型,这便是“梁桥”。若要增大跨度,这种桥梁就必须进化,连续梁桥由此诞生。由于梁体连续不间断,前后的弯曲互相约束,因此桥身难以被“折断”。我国最早跨越长江的桥梁——武汉长江大桥即采用连续梁结构。而建成于11年后的南京长江大桥,则是长江上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大桥,最大跨度达160米。
面对陡峭的崖壁、湍急的水流或是桥下交通的需要,竖直的桥墩已然无处安放,人们需要一种一跨而过的桥梁,比如“拱桥”。拱桥的形象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标配,也是诗词歌赋中的经典意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一座现代拱桥,根据桥面与主拱拱圈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拱桥。 “拱”结构在自重和桥面荷载的作用下,向两端底座释放“张力”。两端的底座不仅要在竖向上托起桥身,还必须提供横向推力,牢牢抵抗住“拱”的变形,从而提高了拱桥的跨越能力。在中承式和下承式拱桥中,工程师们还能在拱和梁的交点间固定一“系杆”,以其拉力代替两端底座的推力,是为“系杆拱”。系杆的存在让拱桥的底座不再需要提供横向推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大为提高。如今,拱桥的跨度已达575米,而接下来登场的角色,将帮助中国人突破1000米的跨度大关。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摆渡还是黄浦江两岸来往通行的唯一途径。随着上海的发展,修建一座跨江大桥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在当时的中国,还从未有桥梁达到400米的跨度。同济大学的李国豪校长和项海帆教授力主自行建造这座“黄浦江第一桥”。1991 年,以不到日本团队所提方案一半的造价,上海南浦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开启了我国自主建设超大跨度桥梁的先河。这座大桥的两端伫立着两座约50层楼高的高塔,两塔与桥面以180根钢索相连,如同一根根倾斜的钢铁琴弦,是为“斜拉桥”。由于根根拉索向上提拉,竭力阻止梁体向下弯曲,如同有了一个个“隐形桥墩”,极大地提高了桥梁的跨度潜力。现代斜拉桥从诞生日起,仅用50余年时间,便完成了千米跨度的跨越。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河谷纵横,从前,人们往往依靠索桥或吊桥跨越障碍。这种桥梁今天已达1700米的跨度,成为桥梁界的王者,这就是现代悬索桥。高耸的桥塔、弯曲的主索、坚实的锚碇,组成了它最基本的承重体系,也是它最鲜明的外形特征。和古老的索桥不同,现代悬索桥拥有格外坚韧的主缆。以位于贵州的坝陵河大桥为例,其主缆以直径5.25毫米的高强钢丝为基本材料,91根为一束,208束为一缆 双缆并行,足以承载近万吨的钢梁。尽管悬索桥和斜拉桥都是索桥,但悬索桥的吊索垂直于桥面,无论其跨度多大,都不会产生挤压梁体的水平轴力。根据学者们的推算,悬索桥的跨度至少能达到5000米,实在令人咋舌。
回顾中国桥梁的建造历史,我们曾领先于世界,也曾落后于他人。虽然充满坎坷和波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却从未停下脚步。近百年来,他们不断突破地理、地质、技术、成本等条件限制,即便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也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
(摘编自《这里是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汉长江大桥采用“连续梁”设计,梁内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因相互平衡而抵消,桥身因此十分坚固。
B.作为石拱桥的代表,云南省开远长虹桥的跨度达到114米这一极限值,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
C.拱桥“系杆”的拉力能替代两端底座的横向推力,提升地形适应性,但“系杆”并不适用于所有拱桥。
D.现代悬索桥充分利用钢索的材料特性,拥有格外坚韧的主缆,其鲜明的外形特征比斜拉桥更完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板凳”“瓦片”“晒衣绳”等常见事物阐释桥梁原理,化抽象为具象,使文章通俗易懂。
B.材料二引用杜牧名句,展现拱桥的文化意象,增强了文本的文学性,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C.材料二以讲述南浦大桥的故事引出斜拉桥这一新话题,由此展开对其工作原理、优势等的介绍。
D.材料二列举若干数据介绍坝陵河大桥,强调了悬索桥的主缆强度是跨度突破5000米的核心条件。
3.如果给材料二的前四个自然段各拟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独木成桥 ②气贯长虹 ③千米跨越 ④索向无敌
B.①架梁为桥 ②长虹卧波 ③钢铁琴弦 ④跨度王者
C.①多墩一梁 ②一跨而过 ③隐形桥墩 ④索越千山
D.①造型经典 ②飞虹贯壑 ③纤索擎天 ④现代悬索
4.两则材料同为科普文章,写作意图却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谈谈赵州桥的拱桥形式相较于石梁桥形式有哪些优点。(6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节选自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题。
三日杂记①
丁 玲
到麻塔去
也许你会以为我在扯谎,我告诉你我是在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寂静的山沟里行走。遍开的丁香,成团成片地挂在两边陡峻的山崖上,将崖石染成淡淡的紫色。狼牙刺刚吐出嫩绿的叶,泰然地盘踞在路的两边,充满守护山林的气概。我们的行程是新奇而愉快的。
快黄昏了,我们要去的麻塔村该到了吧?
果然,在路上我们发现了新的牲口粪。不远,我们听到了吆牲口的声音,再转过一个山坡,错落的窑洞和柴草堆便出现在眼前。
这时,从窑上面转出一群羊,又从树底下赶出一群羊。拦羊的娃娃用铲子使劲地抛着土块。羊栏里是挤来挤去的羊群,我们便跟到羊栏边去瞧着。
“嘿,今年羊羔下得倒不少,可就前个夜里叫豹子咬死了几个。”忽然一个陌生声音从背后传来。回过头来,我们看见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站在身后,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伛偻,有着一副高尔基式的面型和胡须。
得知我们找茆村长,他热情地说:“我就是村长,叫茆克万,嘿,回窑里来坐,同志!你们从乡上来,走熬了吧?望儿媳妇,快烧水给同志喝!”
老村长
老村长安排我们在他家住下。晚上,我和村长婆姨聊了很多村子里的事,对老村长一家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村长婆姨是个柳拐子②,四肢伸不直,头发枯黄稀少。她和我拉起家常: “他是个好人,勤俭、忠厚;命可不济,我跟他没几年就犯了病,又没有个儿花女花,一辈子受熬煎。我们抚养了一个孩子叫望儿。媳妇去年才娶过来。”
老村长六十三岁了,一辈子种庄稼,革命后才有了一点地,慢慢把生活熬得好了一点。但他思想里没有一丝享受的念头,他说:“咱是本分人,乡长怎样讲,咱就怎样办,革命给了我好日子,我就听革命的话。”因为他人平和、公正、能吃苦,所以全村的人都服他。他们说: “老村长没说的,是好人,咱们都听他。”他人老了,刨不了梢,可是从早到晚都不停,务瓜菜,喂牲口。他劝别人勤开地,一籽下地,万籽归仓,干啥也顶不上务庄稼。
他是一个有办法的人。麻塔村年时还有吵架的事,今年就没有了。二十九家人有二十五辆纺车,是二乡妇纺最好的村子,荒地已经开了一百五十垧。他立有村规,要是有谁犯了规,躺在家里不动弹,就把他送到乡上当二流子办。全村人对他领导的意见证明了乡长告诉我的话没有错:“茆克万是二乡最好的一个村长。”
看谁纺得好
还是前年的时候,老村长到南区合作社领了第一部纺车给他婆姨。这时全村只有一个从河南来的瞎子老婆会纺,她便被请到村长家里来当教员了。这事真新鲜,村子上婆姨们都来瞧,村长就劝说,大家便也拿这车子来学,一下便会了六七个人。一连串大家都去领纺车。纺线的热潮就来了。这时的工资是纺一斤线给一斤棉花,纺五斤线合作社还奖一条毛巾。大家都嚷着利大得太,冬天都穿了新棉衣,也换了被头。去年纺的人便更多了。
可是今年大家都有了意见,工厂提高质量标准,头等线才能拿一斗米工资,而纺头等线的人太少。大家觉得工厂评得不公平。
我们看了她们的线,实在不很好,发现是车子太简陋。于是替她们修车子。可有人觉得不习惯,又改了回去。我们和老村长商量后,决定开一个全村的妇纺竞赛会。
一吃过午饭,婆姨们像赶庙会一样笑着嚷着来到茆丕荣家院子。老太婆们也拿着捻线锤子赶来看热闹。小孩们更一堆挤在这里瞧,一堆挤在那里瞧。
老村长讲话了:“……咱们的线纺得不好,织的布就不耐穿,工资就低。今日个大家比赛,看谁家纺得快、纺得匀。纺得好的有奖品,还要她把门道讲给大家听……”
一听到老村长命令动手,二十五辆车子一同转动起来了。纺车手都紧张地、用心地抽着摇着。贺光勤家是村里纺得最好的,但她的车子没修好,纺着纺着弦线断了。
茆丕荣的机子在屋子里也踏开了。二十四个头呢,一天能纺二斤。她婆婆也参加了比赛。
车子转动的声音搅成了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跳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
时间到,村长宣布比簝结束,把线团收去称重评判。评判的结果,几个车子修理好了的都有了进步,棉条卷得好的线都纺得比较匀。大家这才相信纺线线有很多门道,都争着要我们帮助她们修理车子,卷棉花条。这天下午到晚上,我们一刻也不得闲。
五月的夜
王丕礼的婆姨招待我们吃了非常鲜美的酸菜洋芋糊糊下捞饭。饭后,王丕礼很有兴趣地说:“走,找茆丕珍去!他是个快活人,会编,会唱,会说笑话,会吹管子!”我们都从炕上跳了下来。
院子里凉幽幽的,微风摆动着几棵榆树和杨柳,它们愉快地发出颤动的声音。转过一个小弯,管子的声音便从夜空中传来,还没有调好的胡琴声也听到了。原来已经有好些人都集聚在茆丕珍家里了。
我的同伴都是唱歌的能手,他们一跨进窑门便和着那十字调唱起来了:
太阳光,金黄黄,照遍了山岗……
茆丕珍便吹得更有劲了。老高横下那胡琴,挪出空地方来。
这几个青年人都是这庄子上的好劳动,又是闹社火的好手,腰肢灵活,嗓音洪亮。起初他们有些羞涩,但等我的同伴们一开头,他们也跟着唱起来,唱了一个又唱一个,唱了新编的又唱旧的。
这些《顺天游》《走西口》《五更调》实在使我们迷醉,使我们不愿离开他们,离开这藏有无穷歌曲的乡村。
这样的夜晚美好而短暂。夜深了,他们用管子吹到门口送我们下坡。习习的凉风迎着我们,天上的星星更亮了。好像刚从一个甜美的梦中醒来,又像是正往一个轻柔的梦中去。啊!这舒畅的五月的夜啊!
三天过去了,我们匆忙地踏上归途。遍山漫开的丁香,摇动它紫色的衣裳,把我们送出沟来
我们也只以默默的注视回报它,而在心里说:“几时让我们再来。”
一九四四年六月
(有删改)
【注】①1944年,作家丁玲积极响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爱人陈明、画家石鲁三人到延安的柳林区第二乡麻塔村采访开荒与妇纺工作,写下这篇纪实散文。
②柳拐子:大骨节病患者,关节骨在胳膊、手指、腿的地方暴出,像柳树的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尾处着意描写紫色的丁香,以此暗指麻塔村的村民,形成贯穿全文的线索,象征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老村长性格平和而且公正、能吃苦,干活样样带头,立下村规以约束懒惰者,是让麻塔村村民信服的领导者。
C.“我们”离开麻塔村时恋恋不舍,并在心里默念着“几时让我们再来”,主要是被村民唱的《顺天游》等歌曲吸引。
D.文章使用“婆姨”“利大得太”等陕北方言,鲜活呈现出当地的人情风貌,洋溢着浓郁的陕北地域气息。
7.关于妇纺竞赛会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村长召集开展此次妇纺竞赛,体现了基层干部以实践化解矛盾、推动生产的务实作风
B.贺光勤家因纺车弦线断裂而影响了比赛,这一细节突显了工具改良对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作用。
C.老村长是妇纺竞赛会的组织者、主持者,也是最终的评判者,在竞赛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D.纺车转动声、村民议论声与孩童笑闹声交织的场景描写,渲染出紧张而欢快的集体劳动氛围。
8.文中“五月的夜”部分写的是村民的一次娱乐活动,请简要谈谈其对文章整体内容、主题的作用。(6分)
9.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建炎四年,金人攻常州,(岳)飞四战皆捷。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大破之,遂复建康。飞严饬部伍,不扰居民,避寇者多赖以免。乃以为通、泰镇抚知泰州。飞辞,乞淮东一重难任使,收复本路州郡,乘机渐进,使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次第而复。不听。
绍兴二年,贼曹成拥众十余万,据道、贺二州。命飞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成闻飞至,惊曰:“岳家军来矣。”即遁。追至贺州,破之。成乃自桂岭置砦至北藏岭,连控隘道,以众十余万守蓬头岭。飞部八千人,一鼓登岭,破其众,成奔连州。飞谓部将曰:“成党散去,追而杀之,则胁从者可悯,纵之则复聚为盗。今遣若等诛其首而抚其众,慎勿妄杀,累上保民之仁。”进讨成,成走邵州。三年,命飞平虔、言、循、梅及建昌、邵武诸郡。飞至虔贼彭友悉众迎战飞挥兵即马上擒之余党退保固石洞。飞遣死士疾驰登山,贼众乱,呼丐命。飞令勿杀,受其降,皆破降之。初,帝以隆祐太后震惊之故,密令飞屠虔城。飞力请寻首恶而赦胁从,帝许焉。虔人感其德,绘像祠之。
(节选自《历代名臣言行录》)
材料二: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迎二圣①,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
(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
材料三:
权湖南帅岳飞被旨讨贼曹成,自桂岭平荡巢穴,二广、湖湘悉皆安妥。痛念二圣远狩沙漠,天下靡宁,誓竭忠孝。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群,岂足为功?过此,因留于壁。绍兴二年七月初七日。
(节选自岳飞《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材料四:
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岳先生,我宋之吕尚②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
(节选自文天祥《回岳县尉③》)
【注】①二圣:指被金兵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②吕尚:姜子牙。③岳县尉:岳飞曾孙岳觌,任处州庆元县尉。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飞至虔A贼彭友B悉众C迎战D飞E挥兵即马上F擒之G余党H退保固石洞。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设伏牛头山”与《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的省略成分与倒装类型相同。
B.次第,指依次,与《声声慢(寻寻觅觅)》“这次第”的“次第”意思不同。
C.以,因为,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以”意思相同。
D.虽,即使、纵然,与《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虽”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飞没有接受朝廷通、泰二州镇抚使的任命,而是选择去淮东任职,收复本路失地后,还收复了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广大地区。
B.岳飞所述“中原板荡,夷狄交侵”,对应了材料一中金军肆虐常州、建康,曹成据道、贺等地叛乱,以及虔、吉诸州动荡的局势。
C.绍兴二年,岳飞奉命讨伐曹成叛军,在贺州破敌,自桂岭平荡巢穴,使二广、湖湘地区得以安定,战后在永州祁阳大营驿题记明志。
D.文天祥在给县尉岳觌的回信中,将岳飞比作宋朝的吕尚,充分肯定其作为中兴名将的军事功业与历史地位,由衷地表达了敬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飞部八千人,一鼓登岭,破其众,成奔连州。
(2)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
14.材料四评价岳飞“忠义与日月争光”,请结合材料谈谈岳飞“忠义”的具体表现。(3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二)①
尤 袤
帝念西南在一隅,简求才德应时须。
羌夷种落夸威令,秦陇关河②听指呼。
自古功名多少壮,及今谈笑定规模。
玉山旧政③人谁记?应扫棠阴看画图④。
【注】①赵子直:南宋宗室,此时受命将出任四川制置使,时年47岁。得须字:古人分韵酬唱,一人分一字韵,尤袤得“须”字韵。②秦陇关河:指秦岭和陇西,时属四川所辖利州路。③玉山旧政:汪应辰治蜀时留下的政策措施。汪应辰,时称玉山先生,在世时曾与赵子直、尤袤交好。④棠阴:《史记》记载,周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事其下。后以棠阴喻指惠政或良吏惠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以帝王对西南的思虑切入,认为蜀地关系国家安危,凸显其边防重镇的地位。
B.第二句“简求”既体现朝廷对遴选才德之士的审慎,也暗含赵子直才德超群的特质。
C.颔联预想友人赴蜀后,以严明政令统领羌夷,凭治理之才统御辖区,成就安定边疆之功。
D.颈联转而描绘饯别时的谈笑场景,二人借评说历史功业之机,共绘治蜀的宏图方略。
16.有人认为,尾联中的“人谁记”也可以改为“君须记”,请简要谈谈原句在表达上的优点。(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面对浩瀚宇宙发出人类渺小的感慨,这与苏轼《赤壁赋》中“, ”的哲思异曲同工。
(2)在“银发经济”研讨会上,学者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 ”来描绘老年群体在公园散步、自在自然的生活状态。
(3)与右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 ”
图片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 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在心理学中,感官处理敏感性指的是个体在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时所表现出的深度、细腻程度与反应强度的差异,而这种特质较强的人就被称为高敏感人格,他们会对环境刺激、情绪线索和社会信号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根据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提出的DOES模形,高敏感者主要有以下4种核心特征。
第一,加工深度。高敏感者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更加深入和细致,他们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整合这些信息,导致他们在做决定时经常会 甲 。并且,由于他们在内心会反复地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权横,所以在遇到人际冲突时也会比较容易陷入内耗,常常不自觉地闷心自问: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情。
第二,过度唤醒。高敏感个体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反应会更加强烈,因此当他们在面对环境中的过度刺激时,( ),即出现“感官过载”的现象,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时常有疲惫或头疼的感觉,在连续社交后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来恢复,面对多任务同时进行经常 乙等等。
第三,情绪强度。高敏感个体往往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①对自己的情绪觉察更细致,②更容易对他人的情绪产生深刻的共鸣,共情能力很强。比如,在看电影或听音乐时容易流泪或产生强烈共鸣,很容易被周围的情绪“传染”,有时候还会因为过度在意他人情绪而选择压抑自己。
第四,感官敏感性。高敏感者的感官系统更加敏锐,对感官信息的“阈值”更低,因此他们拥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捕捉到许多别人注意不到的 丙 ,例如他们能够觉察到聊天气氛的微妙变化,嗅觉、味觉和听觉比别人更敏锐,但也会因为灯光太强或有点噪音而难以集中注意力。
以上这4种高敏感者的特征也得到了脑科学研究的验证。所以,③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有上面这几种表现,④说明你可能属于高敏感人格,而且符合的程度越高,你的敏感性也就越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更容易会感到疲惫或紧张 B.会更容易感到疲惫或紧张
C.感到疲惫或紧张就很容易 D.疲惫或紧张就很容易出现
20.请在文中波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21.文中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含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2分)
22.学校心理协会将举办一个主题为“高敏感也是一种天赋”的活动,邀请你参加活动并就“高敏感的天赋优势”进行发言。请根据材料,列出三条发言提纲。(6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一大联考
2025—2026学年(上)高三第一次四省联考
语文·答案
(1~3题,6~7题,11~12题,15题,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A.“梁内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因相互
图片
;而抵消”曲解文意,材料一提到连续梁“可尽量平衡梁内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差距”,并非“因相互平衡而抵”)。B.“达到114米这一极限值”错误,材料一仅指出云南省建成的开远长虹石拱桥跨度达114米,但并不能说明这是“极限值”。D.“其鲜明的外形特征比斜拉桥更完美”于文无据。2.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材料二列举坝陵河大桥钢丝直径、束数、缆数等主缆数据,旨在说明主缆的结构强度,并未强调“主缆强度是跨度突破5000 米的核心条件”。
3.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 第一段介绍“梁桥”,“架梁为桥”突出梁桥的基本原理。第二段介绍拱桥,“长虹卧波”形象又贴切地显示拱桥的优美造型。第三段介绍斜拉桥,“钢铁琴弦”直接引用原文,形象突出斜拉桥造型特征。第四段介绍现代悬索桥,段落明确指出悬索桥“成为桥梁界的王者”,因此“跨度王者”直接点明其地位和核心优势。
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整体意旨的能力。
答案 ①材料一介绍桥梁的跨度与形式,意在普及桥梁的力学原理与结构演进。②材料二讲述中国桥梁发展历程及成就,意在强调民族工程成就与精神传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知识迁移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答案 ①力学优化。赵州桥的拱形结构充分发挥石料抗压性强的优势,克服石梁桥抗拉强度不足的缺陷,使桥身更坚固。②跨度突破。石拱桥不受石料长度限制,单拱跨度更大,远超石梁桥极限。③地形适应。赵州桥一跨而过,无需密集桥墩,有利于桥下行船。④设计具有创造性。赵州桥的设计不仅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6.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相关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思路点拨 A.“以此暗指麻塔村的村民,形成贯穿全文的线索,象征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错误,文章首尾的丁香是自然景物描写,起到首尾呼应、营造优美意境的作用,但文中并未明确将丁香与村民形成象征关联,也未以丁香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B.“干活样样带头”错误,文中未提及“干活样样带头”,第二部分说“他人老了,刨不了梢”,可见一些重体力的活他干不了,侧面说明“干活样样带头”的说法是错误的。C.“主要是被村民唱的《顺天游》等歌曲吸引”错,“我们”离开时恋恋不舍,主要是因为被村民的热情、勤劳以及乡村生活的美好吸引,而非仅仅被《顺天游》等歌曲吸引。
7.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内容及作用的能力。
思路点拨 对老村长角色的描述不准确,文中仅提到老村长“把线团收去称重评判”,并未说明他是“最终的评判者”,这一表述缺乏依据。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
答案 ①丰富内容:村民娱乐活动是乡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前文妇纺生产形成互补,表现了不同方面的乡村生活。同时贴合了题目中的“杂记”。②深化主题:欢乐场景展现村民积极的精神风貌,体现文艺工作者深入百姓生活,对百姓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关注以及赞美,使文章兼具生活气息与时代意义,主题更立体、完整。(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特点的能力。
答案 ①划分内容板块,使结构清晰。四个小标题将三日见闻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清晰展现了行文脉络。②概括核心内容,突出重点。每个小标题精准概括对应段落主旨,引导读者迅速把握各部分重点。③增强可读性。小标题的自然切换形成叙事的停顿与转换,避免平铺直叙,提升了阅读体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答案ADG (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
1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及重点词语的能力。
思路点拨 “帝以隆祐太后震惊之故”的“以”意思是“因为”,《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以”意思是“认为”,二者意思不同。
12.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 “而是选择去淮东任职,收复本路失地后,还收复了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广大地区”理解错误,材料一明确提到岳飞请求去淮东任职以收复本路及山东等地区,但皇帝未同意。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答案 (1)岳飞率领八千士兵,迅速登上蓬头岭,打败了曹成的军队,曹成逃亡到连州。(关键词“部”“奔”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因此暂且休养士兵,积蓄锐气等待敌人,随后应当激励士兵,期望能在下一次作战中建立功勋。(关键词“嗣”“期”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答案 ①立志迎回二圣、收复故地,为朝廷解忧。②多次受命讨贼,平定叛乱,为国家安定作出贡献。③严明军纪不扰民,让百姓免于祸乱。④平叛时只诛首恶、赦免胁从,反对滥杀,体现保民之仁。(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建炎四年,金兵攻打常州,岳飞四次作战都取得胜利。金兀术向建康进军,岳飞在牛头山设下埋伏,大败金军,于是收复了建康。岳飞严格整治军队,不骚扰居民,躲避寇乱的百姓大多依赖他而免难。朝廷于是任命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岳飞推辞这一任命,请求担任淮南东路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职务,以便收复本路的州郡,趁机逐步推进,使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依次收复。朝廷没有允许他的请求。
绍兴二年,叛贼曹成率领十多万人马,占据了道州、贺州。朝廷命令岳飞暂代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一职。曹成听说岳飞到来,惊慌地说:“岳家军来了。”立刻逃走。岳飞追到贺州,击败了曹成的军队。曹成于是从桂岭设置营寨一直到北藏岭,接连控制险要通道,派十多万人马驻守蓬头岭。岳飞率领八千士兵,迅速登上蓬头岭,打败了曹成的军队,曹成逃亡到连州。岳飞对部将说:“曹成的党羽溃散后,如果追击斩杀他们,那么那些被胁迫跟随的人实在值得怜悯,如果放纵他们,他们又会重新聚集起来当盗匪。现在派你们去诛杀他们的首领,安抚他们的部众,千万不要胡乱杀人,辜负圣上保护百姓的仁心。”进军讨伐曹成,曹成逃往邵州。绍兴三年,朝廷命令岳飞平定虔州、吉州、循州、梅州以及建昌、邵武等州郡。岳飞到达虔州,叛贼彭友率领全部人马迎战,岳飞指挥军队在马上活捉了他,其余党羽退守固石洞。岳飞派遣敢死队员快速骑马登山,叛贼部众大乱,呼喊着请求饶命。岳飞下令不要杀害他们,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把他们全部击败并招降。起初,皇帝因为隆祐太后受惊吓,秘密下令岳飞屠杀虔州城的百姓。岳飞极力请求只诛杀首恶而赦免被胁迫的人,皇帝答应了他。虔州的百姓感激岳飞的恩德,绘制了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材料二:
自从中原局势混乱动荡,异族外敌轮番入侵,我在黄河以北地区义愤激发,从相州起兵,年轻时投身军队,经历了两百多次战斗。虽然没能深入异族的蛮荒之地,扫荡他们的巢穴,但也算是痛快地雪洗了国家仇恨的万分之一。如今又率领一支孤军,从宜兴起兵奋起,在建康城,一鼓作气击败了敌寇,只可惜没能够打得他们片甲不留罢了!因此暂且休养士兵,积蓄锐气等待敌人,随后应当激励士兵,期望能在下一次作战中建立功勋。迎接徽、钦二位皇帝返回京城,收复沦陷的国土,将其重新纳入国家版图,让朝廷没有忧患,让君主安枕无忧,这就是我的愿望。河北岳飞题。
材料三:
暂任湖南安抚使的岳飞奉朝廷旨意讨伐逆贼曹成,自桂岭一带扫平贼寇巢穴后,两广、湖湘地区都已安定。我痛心地想到徽、钦二帝远在沙漠遭受囚禁,天下不得安宁,便发誓要竭尽忠孝之心。所幸国家威严显赫,君主贤明宰相圣德。待到将来扫清胡虏,收复中原故土,迎接两位先帝还朝,宽解天子昼夜的忧劳,这是我的志向。至于剿灭曹成这些蜂蚁般的乌合之众,哪里值得称作功劳?路过此地,特题此记于壁上。绍兴二年七月初七日。
材料四:
在国家复兴初期,先贤武穆王岳飞手持兵器,他的忠诚与义节可与日月争辉。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他的功绩足以安定国家社稷。上天酬报他的功勋劳绩,使他的后代能够昌盛,即使历经百代,他的影响也是可以知晓的。岳先生,是我们大宋王朝的吕尚。他建立的功勋、树立的业绩,都记载在史册之中,即便千百年后,人们读来也仿佛亲眼见到他在世时的风采。
15.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把握的能力。
思路点拨 颈联并非描绘饯别时的谈笑场景,也并非二人共绘宏图方略,而是作者表达对赵子直治蜀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治蜀方略的肯定。
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作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 ①表达更含蓄。“人谁记”以问代告,相较于“君须记”说教式劝诫更符合委婉温厚的劝慰语境。②劝勉效果更好。“人谁记”三字宕开一笔,表示虽然没有人记得旧时功绩,但诗人仍然希望赵子直在蜀地施行惠政,创造辉煌的政绩,劝勉之情呼之欲出。“君须记”语意平淡,劝勉效果不如“人谁记”。(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7.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3)示例: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1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答案 甲: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乙:焦虑不安/疲惫不堪/手足无措/力不从心 丙:细枝末节 (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19.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根据上下文分析句子衔接的能力。
思路点拨 根据前后文可知,此处句子的主语为“他们”,补写的句子为复合谓语,由能愿动词+状语+动词短语构成。
2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答案 ①不仅 ②也/而且 ③如果 ④就/那么 (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答案 “模形”改为“模型”,“权横”改为“权衡”,“闷心自问”改为“扪心自问”。(每改对一处1分,改对任意两处即可)
22.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分析辨别的能力。
答案 ①处理信息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擅长整合信息和资源。②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情绪觉察能力强,更容易产生同理心和共情力。③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嗅觉、味觉等感官更敏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3.写作提示 命题以三句名言并列呈现,共同聚焦“责任”这一核心概念,分别揭示其不同方面:梁启超点出“最苦”,将责任视为沉重负担,强调其外在压力与心理负荷;歌德则把外在义务转化为内在情感,揭示责任一旦被主体认同,即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负担转为价值;丘吉尔则强调了责任与高尚、伟大之间的紧密联系。三则材料从不同维度展现了责任的丰富内涵,共同勾勒出责任从带来负担到成为动力,再到成就卓越的完整图景,体现了对责任认知的深化过程。
写作时要围绕“责任”这一核心展开,不能偏离材料所讨论的中心话题,所有的联想和思考都应建立在对责任的理解之上。可以从责任的转化过程、承担责任的意义、如何面对责任等角度确定立意,立意要鲜明、深刻。可以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也可以引用历史人物或现实中的事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参考立意:①忍肩头责任苦,滋心间热爱花;②少年肩扛日月星辰,责任铸就山河梦;③负重前行路未远,回眸已是满园春;④从责任到挚爱,由担当至崇高;⑤承责任之使命,臻高尚之境界;等等。
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
(20~16分)
二类
(15~11分)
三类
(10~6分)
四类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如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刃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如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句子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二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
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跨类给分。
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
注意事项:
1.明确文体。确是文体不明,酌情扣分。
2.缺标题扣2分。
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20分以下。
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
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
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7.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查网-线下配资-云南炒股配资-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